要塞选址需兼顾战略纵深与资源覆盖。理想位置需临近主城但保持适当距离,形成外围屏障。建议优先选择毗邻山脉、河流的隘口,利用天然地形减少防御压力。提到要塞视野覆盖半径应达到两格,确保能监测敌方行军路线与资源点动态。例如在司隶争夺战中,将要塞群沿黄河渡口布局,既可封锁水路要冲,又能辐射周边六级资源地。
功能模块的协同需要遵循三三制原则:每三个作战要塞配备一个补给要塞。作战要塞侧重箭塔、拒马等防御工事,参考建议采用双箭塔+拒马阵组合,箭塔射程覆盖入口,拒马延缓敌军推进。补给要塞则需建造军乐台与工坊,前者加速士气恢复,后者保障器械维修。实战中可效仿的蜂巢结构,主要塞居中调度,六个子要塞呈六边形分布,形成互为犄角的防御网络。
攻防平衡的关键在于弹性兵力部署。强调要塞常驻兵力应维持在6000-7000,建议采用221编组:两队主力驻防,两队器械待命,一队游击策应。法正辅助体系在此极具价值,其群体治疗与抵御效果可延长守军作战周期。进攻性要塞可借鉴的蛙跳战术,前沿要塞配置三队突袭型阵容(如爆头骑+陷阵营+无当飞军),后方要塞部署两万预备队,形成波浪式进攻梯队。
终极形态的要塞群需融入联盟战略。参考的联盟要塞链理论,各成员要塞应沿资源州边界形成连续防线,间隔不超过五格。重要节点可采用复合要塞概念,将玩家要塞与NPC关卡结合,利用关卡耐久度消耗敌方主力。在襄樊之战等水陆并进的剧本中,水上要塞需特别配置楼船与蒙冲,提到的水战阵型在此至关重要,建议每座水塞配备两队锦帆贼与一队象兵。